close
中國時報【簡榮輝╱宜蘭報導】
宜蘭大學10年前興建體育場時,赫然在地底下挖掘出距今超過300年歷史的噶瑪蘭聚落遺址,趕緊搶救其餘尚未被破壞的遺址古物,並發現當時的噶瑪蘭人也參與了大航海時代從事國際貿易。昨日縣府文化局與校方在遺址處立牌紀念,並以宜大前身命名為「宜蘭農校遺址」。過濾器水世界
「此一遺址保存遲了90年!」宜大代理校長吳柏青表示,早在1926年日本人創設宜蘭農林學校時,即已發現噶瑪蘭人在擺厘舊社生活的遺跡,之後校園歷經6次改名、改制,原以為遺跡不復存在。10年前興建體育場與開挖地下汙水系統,再次發現地底文物。
當時搶救挖掘的考古學者邱水金認為,宜蘭農校遺址最珍貴的出土物,首推木製品與7個墓葬區。因為木頭保存不易,幸好宜蘭地下水豐沛,為木製古物提供良好保護,而且尚未被破壞的小區域內,就有7個墓葬區,並有3件金縷衣陪葬品出土,顯見當時社會制度與文化水準都頗具規模。
- 陸客優質團購物點鬆綁 每人多花3千元
- 新光醫院室內空氣品質差 北市要求改善
- 陸客自由行 104年增近15萬人次
- 光頭水生活館
- www.base-dealer.com/filter
- 專業 過濾器、濾水器、魚池過濾器、地下水處理、濾水器設備、水塔前置過濾器、軟水機銷售與安裝服務。
邱水金興奮地指出,出土的陶罐、瓷器當中,不乏來自日本、中國等國家,「當時正處於大航海時代,想不到噶瑪蘭人也參與其中的國際貿易。」這是很珍貴的文化資產,當時宜大利用校內的食全戶過濾器過濾器選擇品乾燥科技來保存文物,更成為考古範例。
「宜蘭農校遺址」的紀念解說牌,位於宜大體育場與體育場之間的通道路面,藉此讓往來的學生、民眾知曉這群曾經在蘭陽平原活躍的噶瑪蘭人歷史。07CB313FC3753E28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